在癌癥治療的現代醫學舞臺上,腫瘤免疫治療以其獨特的機制和顯著的成效吸引了廣泛關注。這種治療方法利用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,為許多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。然而,免疫治療并非一蹴而就的解決方案,其療效可能呈現出不同的模式,包括所謂的“假進展”。
在免疫治療初期,部分患者的腫瘤可能出現暫時性的增大,這是因為激活的免疫細胞涌入腫瘤組織,導致腫瘤體積暫時增加。這種現象可能會讓醫生誤以為治療無效,但實際上,這是免疫系統在積極攻擊腫瘤的表現。研究表明,大約2%到8%的患者會先經歷這一階段,之后才顯現出積極的療效。因此,當醫生發現治療后腫瘤沒有縮小甚至變大時,不應立即更換治療方案,而應繼續觀察一段時間,等到下一次評估周期再判斷治療效果。
根據《CSCO肺癌免疫治療持續用藥規范化白皮書》的數據,由于對免疫治療的這種特性認識不足,一些患者在兩周期治療后過早地進行了效果判斷,或者因對SD/PD患者獲益認知不足而過早停藥或換藥。此外,即使是輕微的毒副作用也可能導致過早停藥。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實際治療時長遠低于理想的情況。
對于免疫療法起效的患者,持續用藥通常能獲得更好的效果。一項研究發現,堅持用藥的患者中,75%的人腫瘤會繼續縮小,平均14到15周后達到深度緩解。這說明,一旦免疫治療開始起效,延長治療時間往往能帶來更深遠的益處。目前普遍的共識是,如果患者從免疫治療中獲益且副作用可控,推薦的治療時長至少為一年,理想情況下為兩年。
免疫治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需要醫患雙方耐心配合,適時調整治療方案,才能最大化治療效果。對于那些初見療效的患者,堅持用藥,給予身體足夠的時間以響應治療,往往能夠看到更為顯著的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