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四次免疫治療后腫瘤沒有縮小,甚至變大時,許多患者和家屬都會感到焦慮和迷茫。在這種情況下,了解免疫治療的機制及其獨特反應模式變得尤為重要。
免疫療法通過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,其效果與傳統的化療或靶向治療有所不同。這種治療可能不是立即見效,而是需要一段時間來讓免疫系統“識別”并“攻擊”癌細胞。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有時候在治療初期,腫瘤看似沒有變化或甚至變大——可能是因為治療效果尚未顯現,或是出現了所謂的“假進展”。
“假進展”是一種特殊現象,即在免疫治療初見成效時,影像檢查可能顯示腫瘤增大。這是因為大量免疫細胞的涌入及腫瘤內部的壞死水腫,使得腫瘤在影像上看起來更大了。據統計,大約有2%至8%的患者在免疫治療初期會經歷這種情況,隨后才展現出積極的治療效果。
如果治療一段時間后腫瘤無明顯改善,醫生通常不會建議立即更換治療方案。相反,基于免疫治療的特性和可能出現的“假進展”,醫生可能建議繼續用藥,等待下一個評估周期(通常是6周左右)的到來。這一階段,如果腫瘤縮小,說明治療是有效的,應繼續使用;若腫瘤繼續增大,才會考慮停止或更換治療方案。
現實中不少患者因為過早的判斷治療效果、對病情穩定或輕微惡化的患者獲益情況認識不足,或是因為輕微的副作用而過早停藥或更換方案。《CSCO肺癌免疫治療持續用藥規范化白皮書》的發布,正是為了指導和優化免疫治療的應用,減少倉促停藥的情況發生。
免疫治療后腫瘤短時間內無變化或增大,并不總是意味著治療失敗。與醫生密切溝通,理解治療的可能過程和反應,保持耐心和信心,是應對這類情況的關鍵。當然,每位患者的情況都是獨一無二的,治療計劃應當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專業判斷來定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