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腺癌是一種發生在乳腺組織的惡性腫瘤,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癥之一。根據腫瘤的生物學特點和臨床表現,乳腺癌可分為多種類型,如激素受體陽性、HER2陽性等。不同類型的乳腺癌治療方法和預后也有所不同。
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確,但已知的高危因素包括遺傳、年齡、月經史、生育史、哺乳史、激素水平、環境因素等。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,乳腺癌的早期篩查和診斷技術不斷提高,使得越來越多的患者在病情尚未惡化時就能發現并進行治療。
乳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、放療、化療、內分泌治療和靶向治療等。對于早期乳腺癌,手術切除腫瘤是首選治療方法,術后可根據病理分型和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輔助治療。對于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,通常需要采用綜合治療,即手術、放療、化療等多學科聯合治療。
手術治療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,目的是盡可能地切除腫瘤組織,同時盡量保留正常乳腺組織。手術方法有多種,如保乳術、全乳切除術等。近年來,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保乳術,以減少手術對生活的影響。然而,保乳術是否適用于患者需要根據腫瘤的大小、位置、分期等因素綜合判斷。
放療是利用高能射線殺死癌細胞的方法,可以作為手術后的輔助治療,也可以用于不能手術的局部晚期乳腺癌。放療可以縮小腫瘤體積,減輕癥狀,提高生存率。然而,放療也會對正常乳腺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傷,可能導致乳房變形、疼痛等副作用。
化療是通過藥物殺死癌細胞的方法,主要用于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。化療可以全身性地殺死癌細胞,延長生存期,但也可能導致一些副作用,如惡心、脫發、免疫力下降等。為了減輕化療的副作用,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和劑量。
內分泌治療主要針對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,通過阻斷激素對癌細胞的刺激作用,抑制腫瘤生長。常用的內分泌治療藥物有他莫昔芬、阿那曲唑等。內分泌治療可以有效控制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生長,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一些副作用,如熱潮紅、骨折、心梗等。
靶向治療是針對HER2陽性乳腺癌的一種治療方法,通過針對HER2分子的單克隆抗體或小分子抑制劑,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擴散。靶向治療可以提高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,但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,如心臟毒性、皮疹等。
乳腺癌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。對于早期乳腺癌,手術切除腫瘤后輔以其他治療方法,有望實現徹底根治。然而,對于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,雖然綜合治療效果較好,但很難完全根治。因此,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和生存質量的關鍵。同時,定期進行乳腺檢查,關注乳腺健康,也是預防乳腺癌的重要措施。
免疫治療案例:晚期乳腺癌病情控制,轉移灶縮小甚至消失
陳女士,49歲,2005年11月右乳房發現腫塊,經醫院檢查確診為乳腺癌,隨后進行切除手術,術后同時進行放療和化療。2014年9月,出現咳嗽、胸悶等癥狀,經PET-CT檢查,發現癌細胞轉移至右肺和腰椎多處,遂再次進行化療。2015年持續復診和治療,但經檢查顯示已多發淋巴結轉移、骨轉移、甲狀腺轉移及右測卵巢轉移。12月通過本機構向日本癌研有明醫院咨詢第二診療意見,尋求日本專家醫生的治療意見。
2016年1月轉診至日本,在國內接受現有治療(荷爾蒙治療)的同時在日本接受免疫細胞治療。2016年5月免疫治療一療程后(4個月共6次),通過PET-CT對比免疫治療前后病情狀況,未見其他明顯轉移,已轉移部位未見擴散、部分轉移部位腫瘤縮小甚至消失。2016年7月開始了免疫治療第二療程的治療,病情穩定,至今已開設第三療程。